ourplas的博客空间

个人信息
 
  1级
  认证会员
  性别: 社区年龄:个月
  注册时间:2007-02-03
  共发主题帖:51
  参与其他帖:73
  共写博文:22
  社区头衔:
  可用分:分 专家分:

空间信息

  • 访问量:20536
  • 访问量排名:第20
  • BBS专家分排名:第63
  •  发送站内消息

博文搜索

查询

最新留言

正文

[推荐]期待教育部与奥赛脱钩(2010-11-23 11:38:17)

标签:学生 科研 奥赛 数学 资格 科学 保送 孩子  

转自:余以为

近日,教育部宣布调整部分高考加分项目。全国奥林匹克竞赛获奖者最多可加20分,无保送资格;奥赛省赛区一等奖得主不再获得保送资格和高考加分,仅有获全国奥赛一等奖、并入选国家集训队的学生可获高考保送资格。新政适用于2011年之后进入高一的学生,目前高中在校学生不受影响。

预料该政策调整不会对小学、初中的奥数教育产生太大影响。毕竟此前靠奥数竞赛获奖得到保送资格的学生数量并不太多,谁也不敢早早地将高考赌注放在奥赛上。而且具备奥数竞赛获奖潜质的初中和小学学生,对保送资格也不是很在乎。该政策调整主要是防止高中阶段个别学生专攻一门,放弃其余课程,这一后果本来在原政策制定之初就应该想到,现在调整政策算是亡羊补牢。

奥数教育作为课外教学供学生选修是不错的,毕竟奥数对开发数理智力很有好处,但人的精力有限,投入到奥数教育多了,其他方面难免减少。担心学生因学奥数而过早轻视人文教育,这是家长和教师们需要注意的问题。人文教育和物理、化学、生物这类学科不同,科学类的学科即使放弃,只是缩小了择业方向。如果缺乏人文教育,大致就是所谓情商低,社交能力差,则孩子成年之难以融入社会,不但影响事业发展,更让人生变得乏味。

奥数教育能够提升数学思维水平,但不等于所有参与学习的学生数学水平都能提高。超过平均水平的数学思维跟天赋和所处的家庭环境有些关系,往往孩子的兴趣就是其天赋所在。强迫对奥数不感兴趣的孩子学奥数,不仅徒劳,还会扼杀孩子对普通数学的学习兴趣,而且埋没孩子在其他领域的兴趣和专长。

社会需要一些数学思维超强的人才,比如在金融、科研、工程技术和财会等领域。尤其科研人员,超常的数学能力是必备条件。中国学生数学考试成绩放到全世界都算一流,但是在科研成就方面中国学者并不拔尖,即便留学海外,和他国学者享有同等的科研条件。原因在于学习过程中的强制因素太多,学成之后只是把研究当成一份职业在做,所谓科学工作者。

在科学领域,首创权囊括一切荣誉,排名第二远不如体育比赛中的亚军有意义。科学“赶上国际先进水平”与落后没有分别,所以大多数国家干脆放弃了科学研究。中国这六十年在科研方面的资金投入基本白费,不仅没有正面意义,还败坏了学界伦理,成了社会道德沦陷的一部分。

在科研前沿领域,除了兴趣之外,不存在更有效的动力能够激励科学家专注于学术研究之中。没有任何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当初是冲着诺贝尔奖金而投身于科学研究的。只有心无旁骛的科学家,才能取得前无古人的学术成就。

尊重科学家的兴趣,一是要保障科学共同体的生活水平,二是要给与科学家充分的学术自由。我们的教育部习惯了行政干预,教学方法和科研管理都与科学精神格格不入。而且培养科研人才,说得好听那是为人类作贡献,说得不好听那是为英美大学作嫁衣。

奥赛属于精英教育,让有能力的家长去投入吧。教育部从奥赛教育中后撤,趋势是好的,但是更应该彻底退出奥赛,让奥赛变成纯粹民间的活动。教育部应该把精力放在教育保障方面,保障义务教育给未来的中国社会供应更多优质的劳动者。


已投稿到论坛:今日话题
评论(0) | 阅读(368)| Edit编辑 | Delete删除

登录名:密码:
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