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377274300343_change_chd38127_b.jpg在设计未来更强韧的纳米多聚材料时,荧光四针纳米晶体有望大显身手。美国能源部(DOE)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在四针量子点的基础上,将先进的光学与力学传感技术结合在一起,开发出一种会发光的纳米复合纤维,不仅能精确监控纤维本身的抗张力程度,而且把对其力学属性的影响降到了最低水平。相关论文发表在最近出版的《纳米快报》上。会发光的纳米纤维多聚纳米...
回复(0) | 阅读(770)| 发表于 2013-08-27 17:24:55
105659_201308010957031.jpg智能纤维织物指的是将电路与纺织品相结合,这种应用在未来有着极大的发展空间和实用潜力。过去制造这种智能纤维织物需要将导电材料织入普通纤维当中,如今一项新技术只需将纤维镀以银涂层来完成。这种技术是由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进行研发的,它将一个个20纳米厚的金属银涂层通过化学方式焊接到常规纤维材料当中。每个纤维都被涂层完全封装,同时仍能保证其柔韧性和伸展性。银涂层可以与多种纤维材料...
回复(0) | 阅读(457)| 发表于 2013-08-02 15:57:40
105659_201307260841511.jpg日前,奥克兰大学高级合成材料研究中心成功将两种廉价废旧塑料合成为一种高级新型塑料。他们用废旧的聚乙烯塑料牛奶瓶和PET可乐瓶合成了一种新的聚合塑料。试验证明,这种新型塑料的性能明显优于两种原材料,比任何一种原材料的硬度都大,而且隔离氧气的效果提高了2-3倍,非常适合作食品的包装材料。该研究中心还发现,加入合适的添加剂后,这种新型塑料的电磁屏蔽功能大夫增强,是电子产品理想的包...
回复(0) | 阅读(550)| 发表于 2013-07-26 16:04:18
20130716094516-1.jpg新型微区时空分辨扫描电化学探针显微镜系统由中科院长春应化所完成的中科院科研装备研制项目“新型微区时空分辨扫描电化学探针显微镜系统”7月11日在长春通过了中科院条件保障与财务局组织的专家验收。专家认为,该仪器有望成为目前微尺度界面电化学研究领域我国唯一有竞争力的综合型先进科研设备。扫描电化学显微镜(SECM)基于电化学原理工作可用于各种材料界面微尺度的化学活性控制、测量和成像分析等...
回复(0) | 阅读(644)| 发表于 2013-07-25 17:05:10
街边水果摊用黄色的超薄塑料袋包裹削好的菠萝,“这样的做法不可取”,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常务副会长董金狮今天表示,消费者食用这样的菠萝有损健康。 “带颜色的超薄塑料袋极有可能是生产企业违法使用回收废塑料,为掩盖废塑料所带的杂质,在生产中添加了黄色的母料给塑料袋染色的”,董金狮表示,这种来源不明的塑料购物袋,若用来盛装食品存在重大安全和卫生隐患。因为废塑料中含有大量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会随着菠萝的汁液析出,人体食用被污染的菠萝将损害肝脏、肾脏,甚者致癌。...
回复(0) | 阅读(465)| 发表于 2013-05-27 11:03:46
14年前,它在国内被明令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 14年间,关于这个问题,八个国家部委召集相关部门专家进行论证。 14年后,它的生产、销售、使用再次合法化。 它就是俗称“方便盒”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根据国家发改委“第21号令”,它将从今年5月1日起恢复合法身份,从“白色垃圾”变身“无毒无害、符合资源节约的发展方向”的“绿色产品”。“21号令”一出,支持者欢呼“这是科学、市场的胜利,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反对者认为,这是“行业利益绑架决策,会重新造成白色污染”。 是“白色垃圾”,还是“绿色产品” 1984年,一次性发泡塑...
回复(0) | 阅读(541)| 发表于 2013-03-28 10:03:12
14年前,它在国内被明令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 14年间,关于这个问题,八个国家部委召集相关部门专家进行论证。 14年后,它的生产、销售、使用再次合法化。 它就是俗称“方便盒”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根据国家发改委“第21号令”,它将从今年5月1日起恢复合法身份,从“白色垃圾”变身“无毒无害、符合资源节约的发展方向”的“绿色产品”。“21号令”一出,支持者欢呼“这是科学、市场的胜利,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反对者认为,这是“行业利益绑架决策,会重新造成白色污染”。 是“白色垃圾”,还是“绿色产品” 1984年,一次性发泡塑...
回复(0) | 阅读(431)| 发表于 2013-03-28 10:03:07
塑料水杯深受市民喜爱,可现在市场上出售的塑料水杯(如太空杯)大多是用聚碳酸脂(PC)制成的,双酚A是生产聚碳酸酯塑料的主要原料之一。烟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提醒市民,由于塑料杯的材质各种各样,如果选用安全级别差的塑料制品,长期使用会带来安全隐患。疾控专家介绍,双酚A是可引发癌症的物质,与前列腺癌、乳腺癌及性早熟等有关,它对人体的危害类似吸烟,摄入人体后,难以分解,有蓄积效应,还会遗传给下一代。从理论上讲,只要在制作塑料杯的过程中,双酚A百分百转化成塑料结构,便表示制品完全没有双酚A,更谈不上释出。只是,若有小量双酚A没有转化成塑料杯的塑料结构,则可能会释出而进入食物或饮品中...
回复(0) | 阅读(477)| 发表于 2013-03-07 10:26:17
据韩国《朝鲜日报》报道,3月5日上午,韩国庆尚北道龟尾发生400升氯气泄漏事故,造成一人重伤。短短半年时间里,仅龟尾就发生了3起有毒物质泄漏事故。3月2日LG Siltron发生含氢氟酸的混合酸泄漏事故仅三天,就再次发生了有毒物质泄漏事故,龟尾市民为此惶恐不安。 事发当天上午8点50分左右,位于庆北龟尾市工团洞龟尾第一产业园区内的化工品制造企业——龟尾化学公司因液化氯气储存区的送气扇出现故障,本应净化后外流的氯气滞留储存区内部,导致泄露。龟尾化学公司方面表示:“据推测,泄露原因是,约一升的液化氯气在排气管道内气化膨胀至400升左右。” 事故发生后,储存区内部的...
回复(0) | 阅读(484)| 发表于 2013-03-07 10:20:17
隧道及地下工程渗漏水是长期以来困扰专家们的一个头痛问题,也是当前地下工程建筑中突出的质量通病和亟待解决的课题。我国北京、上海和广州的城市地下铁道中,渗漏水情况也已在30%左右。在地下工程较发达的日本,据调查渗漏水也达到30%以上。由此可见,隧道及地下工程渗漏水的情况十分严重。根据对隧道及地下工程防水体系的失败原因进行了统计分析,分析数据表明:由于施工原因导致渗漏水的占34.2%,设计不合理占10.4%,防水材质在不同水环境条件下变异占33.1%,结构变异致使防水体系失效占11%,维修养护不善占2.3%。由此可见,发生渗漏的原因是多方面,因此研究和分析这些原因将对提高地下工程防水质...
回复(0) | 阅读(410)| 发表于 2011-12-31 10:5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