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uexi xuexi
回复(2) | 点击(1610)| 发表于 2009-02-02 09:17:57
一、密封胶的分类: 1.硅酮密封胶: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玻璃胶。又分酸性和中性两种。中性胶又分为:石材密封胶、防霉密封胶、防火密封胶、管道密封胶等。 2.聚氨酯密封胶:主要用于建筑方面的防水密封,一般比硅酮胶贵。 3.聚硫密封胶:主要用于中空玻璃的密封。 4.丙烯酸密封胶:主要用于建筑节点的密封,但耐水性一般。 二、家庭装修一般使用硅酮密封胶,就可以满足绝大部分需要: 1.酸 ...
回复(5) | 点击(1764)| 发表于 2009-01-15 13:59:37
13、中性胶下垂现象是什么原因? 答:主要是胶的触变性不好,下垂度不合格,感觉胶太稀。 14、为何同一等级的胶浆,杂色胶会比透明多粒状? 答:此现象一般多出现于国产胶中,因杂色胶比透明胶要多加颜料,多一个工序就多了一个出粒状的可能,混合如不均匀,便会出现粒状物。 15、为何有的进口高档次的硅酮酸性胶和一部分铝塑板、不锈钢、铝合金的粘接效果不好,国产胶反而粘得很牢固? 答:因为 ...
回复(5) | 点击(1764)| 发表于 2009-01-15 13:59:37
18、酸性胶打在不锈钢门上,打上去几分钟后,有时表面会起泡,为什么会有此现象? 答:本身酸性胶与不锈钢的相溶性不算好,一般不建议在不锈钢上使用酸性胶。起泡的原因主要是不锈钢的质量问题,有些不锈钢生产厂家为降低成本,使不锈钢含杂质比较多,而酸性胶的PH值低,酸性较强,酸性物质会与这种不锈钢发生反应,所以放出气泡。19、有些国产胶打在玻璃上,7天仍未干胶,什么原因? 答:这种情形多数在天 ...
回复(5) | 点击(1764)| 发表于 2009-01-15 13:59:37
22、为什么夏天有的中性胶打在混凝土和金属窗框的结合部位固化后会出现很多气泡,而有的又不会?是不是质量的问题?为什么以前没有类似现象出现? 答:很多品牌的中性胶都有过类似现象出现,经认真检测和反复实验确认并不是胶的质量问题。因为中性胶有醇型和酮肟型两种,而醇型胶在固化过程中所含的甲醇会释放出气体(甲醇在50℃左右开始挥发),特别遇到太阳直射或高温反应更强烈。另外混凝土和金属窗框是很难透气的, ...
回复(5) | 点击(1764)| 发表于 2009-01-15 13:59:37
24、市场上的玻璃胶产品品种众多又良莠不齐,如何选择自己需要的产品是最划算的? 答:选择玻璃胶产品首先是看胶的净含量与价格比:目前市场上不少玻璃胶产品的净含量有水分,须认真查验:一般薄瓶、净含量多的玻璃胶产品可以说是划算。其次选择建材产品应结合自己的工程实际需要,注意产品的“性价比”。我们以装饰装修中最常用的酸性胶为例,如果您使用玻璃胶产品只是为一般性或临时性粘接或密封,比如要求和档次不高的 ...
回复(5) | 点击(1764)| 发表于 2009-01-15 13:59:37
9、为什么镜子背面打上玻璃胶,一段时间后,镜面出现花斑或胶的痕迹? 答:市场上镜子通常有三种不同的背面镀层:水银、纯银和铜。常见的镜子施胶一段时间后镜面出现花斑,此情况应该是用户使用了酸性玻璃胶,而酸性玻璃胶通常与上述材质会发生反应,造成镜面看到花斑。因此我们强调应该选用中性胶,而中性胶分为醇型和酮肟型两种。若铜底的镜选用酮肟型中性胶,则酮肟会对铜质材质有轻微腐蚀,施工一段时间后镜面看到背后 ...
回复(5) | 点击(1764)| 发表于 2009-01-15 13:59:37
单独用于PA6和聚氨酯染色的染料都有多个种类,包括酸性染料、中性染料、分散染料、活性染料等。对PA6和聚氨酯进行单独染色时,上述单一染料可能会有很好的效果,但对于包含两种组分的海岛型超细纤维合成革来讲,情况复杂得多,尤其是染深色时,甚至需要考虑两种甚至三种染料进行拼混染色。分散染料染色分散染料是一种疏水性强前而水溶性很 ...
回复(2) | 点击(3450)| 发表于 2009-01-13 09:49:55
活性染料染色活性染料是一类能够和纤维的大分子发生化学反应和成共价键结合的染料。活性染料上染PA6的机理比较复杂。由于分子中具有一定数量的磺酸基,在酸性条件下能与PA6分子末端已电离的氨基生成离子键结合,所以活性染料上染锦纶通常采用弱酸浴,此时染料的上染情况与酸性染料相似。在弱酸条件下,X型和K型活性染料也可与PA6 ...
回复(2) | 点击(3450)| 发表于 2009-01-13 09:49:55
拼混染料染色在海岛型号超细纤维合成革染色过程中,单一品种的染料往往达不到令人满意的理想效果,尤其是染深色品种时。此时要考虑拼混染色工艺,即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染料组合起来使用,以期达到要求。通过调节不同组分在混合染料中的比例考察指标。多种染料染色,必然要考虑到染料之间的配伍性问题。通过考察不同指标的染色性能曲线,尽量选取染色性能相近 ...
回复(2) | 点击(3450)| 发表于 2009-01-13 09:4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