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rnst方程式Nernst方程式较好的揭示了电极电势与溶液浓度之间的关系。如电极反应为氧化态十ne-===还原态则1.jpg此称为Nernst方程式。式中j为氧化态和还原态物质在某一浓度(或气体分压)时的电极电势,jq为该电极的标 ...
回复(14) | 点击(11648)| 发表于 2009-04-14 16:30:23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坏”胆固醇)如果血液循环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坏”胆固醇)水平过高,它可能慢慢阻塞向心脏和大脑输送血液的动脉血管内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还可能与其它物质一起形成脂斑。这种坚硬厚实的沉积物可能使动脉血管变窄,柔韧性降低,称为动脉粥样硬化。如果形成血栓并阻塞变窄的动脉血管,可能引起心脏病发作或中风。[COLOR=pu ...
回复(7) | 点击(4639)| 发表于 2009-01-14 16:06:40
胶体存在Tydall效应产生原因:在光的传播过程中,光线照射到粒子时,如果粒子大于入射光波长很多倍,则发生光的反射;如果粒子小于入射光波长,则发生光的散射,这时观察到的是光波环绕微粒而向其四周放射的光,称为散射光或乳光。丁达尔效应就是光的散射现象或称乳光现象。由于溶胶粒子大小一般不超过100 nm,小于可见光波长(400 nm~700 ...
回复(6) | 点击(2410)| 发表于 2008-11-06 16:32:41
2.jpg3.jpg ...
回复(6) | 点击(2410)| 发表于 2008-11-06 16:32:41
当一束光线透过胶体,从入射光的垂直方向可以观察到胶体里出现的一条光亮的“通路”,这种现象叫丁达尔现象,也叫丁达尔效应。 英国物理学家丁达尔(1820~1893年) ,首先发现和研究了胶体中的上述现象。这主要是胶体中分散质微粒散射出来的光。胶体的丁达尔现象1869年,英国科学家丁达尔发现了丁达尔现象。 ...
回复(6) | 点击(2410)| 发表于 2008-11-06 16:32:41
凝胶点的预测:实验测定时通常以聚合混合物中的气泡不能上升时的反应程度为凝胶点。凝胶点也可以从理论上进行预测,方法有多种,其中以卡罗瑟思法最为简单。具体计算方法参看下面的ppt高分子化学第二章.rar ...
回复(5) | 点击(3273)| 发表于 2008-10-14 14:10:58
我查了点资料,与大家共勉!引发剂按结构主要分为过氧化物和偶氮类有机物。过氧化物中(如过氧化二苯甲酰)的O-O键和偶氮化合物(如偶氮二异丁腈)中的-N=N-都是弱键,键能只有1.47*10E6 KJ/mol左右,在聚合温度下容易均裂产生自由基。常见的偶氮类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仅适合于油溶性体系,而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作为一种水溶性的引发剂广泛应用于乳液聚合和水溶液聚合中,它能在加热或光照条件下 ...
回复(7) | 点击(3740)| 发表于 2008-10-14 09:45:04
查查下面的文章,我觉得很有用制备纳米二氧化钛凝胶过程中若干因素对凝胶时间的影响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年05期董素芳 , DONG Su-fang 摘要:研究了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二氧化钛溶胶的过程,以钛酸丁酯为前驱物,无水乙醇为溶剂,通过不同的反应条件对其凝胶时间的影响做实验对比.通过实验得到了制备透明稳定凝胶的条件是将去离子水滴加到混合了钛酸丁酯的乙 ...
回复(4) | 点击(10001)| 发表于 2008-10-08 15:28:41
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二氧化钛作者:黄岳山,范杰,岑人经,符崖 摘要: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二氧化钛胶体,发现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聚乙二醇(PEG)两种表面活性剂可以改变纳米二氧化钛的最终形貌。用X射线、SEM表征分析了两种表面活性剂对TO 2 晶型、粒径、形貌的影响。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钛;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乙二醇...
回复(4) | 点击(10001)| 发表于 2008-10-08 15:28:41
以下是引用 xiaoli1980 在 2008-10-6 10:02:42 的发言:嘿嘿,想学习一下。顺便问问,凝胶时间是怎么定义的?为什么要测定它呢?凝胶时间;gel time;gelation time 性质:也称胶凝时间。一般是指液态树脂或胶液在规定的温度 ...
回复(5) | 点击(3053)| 发表于 2008-09-28 22:3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