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rnst方程式Nernst方程式较好的揭示了电极电势与溶液浓度之间的关系。如电极反应为氧化态十ne-===还原态则1.jpg此称为Nernst方程式。式中j为氧化态和还原态物质在某一浓度(或气体分压)时的电极电势,jq为该电极的标 ...
回复(14) | 点击(11648)| 发表于 2009-04-14 16:30:23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坏”胆固醇)如果血液循环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坏”胆固醇)水平过高,它可能慢慢阻塞向心脏和大脑输送血液的动脉血管内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还可能与其它物质一起形成脂斑。这种坚硬厚实的沉积物可能使动脉血管变窄,柔韧性降低,称为动脉粥样硬化。如果形成血栓并阻塞变窄的动脉血管,可能引起心脏病发作或中风。[COLOR=pu ...
回复(7) | 点击(4639)| 发表于 2009-01-14 16:06:40
2005 年的诺贝尔化学奖由3 位科学家分享:法国人伊万•肖夫(Yves Chauvin)和美国人罗伯特•H•格拉布(Robert H. Grubbs)与理查德•H•施罗克(Richard R.Schrock)。瑞典皇家科学院称他们是以“发展了有机合成中的复分解方法”而获此殊荣的。获奖者的贡献呈现了此方法在化学工业中的意义,开辟了合成分子的一个新机遇,药物、塑料和其它材料的开发与工业生产将会由此 ...
回复(2) | 点击(1047)| 发表于 2008-11-06 16:44:10
胶体存在Tydall效应产生原因:在光的传播过程中,光线照射到粒子时,如果粒子大于入射光波长很多倍,则发生光的反射;如果粒子小于入射光波长,则发生光的散射,这时观察到的是光波环绕微粒而向其四周放射的光,称为散射光或乳光。丁达尔效应就是光的散射现象或称乳光现象。由于溶胶粒子大小一般不超过100 nm,小于可见光波长(400 nm~700 ...
回复(6) | 点击(2410)| 发表于 2008-11-06 16:32:41
2.jpg3.jpg ...
回复(6) | 点击(2410)| 发表于 2008-11-06 16:32:41
当一束光线透过胶体,从入射光的垂直方向可以观察到胶体里出现的一条光亮的“通路”,这种现象叫丁达尔现象,也叫丁达尔效应。 英国物理学家丁达尔(1820~1893年) ,首先发现和研究了胶体中的上述现象。这主要是胶体中分散质微粒散射出来的光。胶体的丁达尔现象1869年,英国科学家丁达尔发现了丁达尔现象。 ...
回复(6) | 点击(2410)| 发表于 2008-11-06 16:32:41
无机纳米粒子复合乳液的研究进展王玉玲,邓宝祥(天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天津300160) 摘要:对纳米SiO2复合乳液的合成制备作了详细的综述,介绍了共混法、插层法、溶胶-凝胶法和原位分散聚合法,概述了纳米SiO2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及其特性和发展。关键词:纳米粒子;SiO2;聚丙烯酸;复合乳液0引言...
回复(1) | 点击(1147)| 发表于 2008-11-06 15:32:07
做研究十八般武藝.pdf
回复(0) | 点击(969)| 发表于 2008-10-17 09:42:00
凝胶点的预测:实验测定时通常以聚合混合物中的气泡不能上升时的反应程度为凝胶点。凝胶点也可以从理论上进行预测,方法有多种,其中以卡罗瑟思法最为简单。具体计算方法参看下面的ppt高分子化学第二章.rar ...
回复(5) | 点击(3273)| 发表于 2008-10-14 14:10:58
在聚合反应中,引发剂的选择很关键。大家来谈谈自己关于引发剂的一些看法和经验。并谈谈水溶性高分子引发剂目前的发展以及应用前景。
回复(7) | 点击(3740)| 发表于 2008-10-14 09:4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