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oli的博客空间

全部贴列表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坏”胆固醇)如果血液循环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坏”胆固醇)水平过高,它可能慢慢阻塞向心脏和大脑输送血液的动脉血管内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还可能与其它物质一起形成脂斑。这种坚硬厚实的沉积物可能使动脉血管变窄,柔韧性降低,称为动脉粥样硬化。如果形成血栓并阻塞变窄的动脉血管,可能引起心脏病发作或中风。[COLOR=pu ...
回复(7) | 点击(4639)| 发表于 2009-01-14 16:06:40

聚氨酯(PU)合成革自从80年代进入中国以来,因性能优良发展迅速。90年代,我国的PU革工业逐渐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干湿法生产线已有数百条,市场竞争空前激烈。随着PU革市场日趋成熟及我国经济的发展,对PU革产品的品质、品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对外技术交流频繁,国外许多先进技术和新颖的产品很快被吸入国内,产品开发已被生产厂家摆在很重要的位置。本文结合我公司开发中的体会,就目前PU革产品开发和技 ...
回复(0) | 点击(3345)| 发表于 2009-01-13 17:38:59

荧光光谱结合主成分分析对赤潮藻的识别测定摘要:利用主成分分析和非负最小二乘法,建立了我国近海常见的11 种赤潮藻在属水平上的活体荧光识别测定技术. 利用Delaunay 三维插值法,消除浮游藻三维荧光光谱的瑞利散射和拉曼散射峰, 根据Fisher 判别分析方法对各主成分及其组合的分辨能力的判别结果,确定赤潮藻三维荧光光谱的第一主成分得分谱和 ...
回复(9) | 点击(4887)| 发表于 2009-01-07 12:10:33

我国东海常见6种有毒赤潮藻的三维荧光光谱识别技术摘  要:基于有毒赤潮藻的三维荧光光谱及主成分分析方法,针对我国东海常见的6种有毒赤潮藻建立了有毒赤潮藻活体荧光识别测定技术。根据Fisher判别分析结果,选用三维荧光光谱的第一主成分得分谱作为有毒赤潮藻识别特征谱,建立了有毒赤潮藻荧光特征库,在此基础上,利用非负最小二乘法对6种有毒赤潮藻进行 ...
回复(9) | 点击(4887)| 发表于 2009-01-07 12:10:33

使用木材、甘蔗渣和稻草等生物质生产纤维素乙醇首先要水解多糖物质,然后发酵单糖,这两步是目前大部分研究所涉及的内容。随着过程工艺的发展,要求通过蒸汽爆破、酸水解等技术将生物质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不同形式的聚合体分离开。由于这些工艺的应用,作为副产品会产生大量的木质素,考虑到大规模生产时乙醇精炼的需求,需要将木质素热解转化为液体燃料。以前在这方面的实验都失败了,然而最近发现,如果水解时使用蚁 ...
回复(0) | 点击(1354)| 发表于 2009-01-04 15:21:01

近期“Nature China 研究亮点”报道了粒子天体物理中心胡晨、王建民等关于活动星系核中的铁II辐射线以及内流证据的研究工作(http://www.nature.com/nchina/2008/081112/full/nchina.2008.268.html)。上述研究工作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杂志》,另一个相关的工作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杂志通讯》。活动星系核是宇宙中最亮的天体之一,其中心 ...
回复(0) | 点击(973)| 发表于 2009-01-04 15:18:56

五、未焊透1.产生原因⑴焊接速度过快,电弧过长;⑵坡口加工不当,装配间隙过小;⑶焊接技术较低,操作姿势掌握不当;⑷焊接规范过小;⑸焊接电流不稳定。2.防止措施⑴适当减慢焊接速度,压低电弧;⑵适当减小钝边或增加要部间隙;⑶使焊枪角度保证焊接时获得最大熔深,电弧始终保持在焊接熔池的前沿,要有正确的姿势;⑷增加焊接电流及电弧电压,保证母材足够的热输入获得量 ...
回复(1) | 点击(1394)| 发表于 2009-01-04 15:15:46

铝及铝合金MIG焊时,焊接接头常见的缺陷主要有焊缝成形差、裂纹、气孔、烧穿,未焊透、未熔合、夹渣等。一、焊缝成形差焊缝成形差主要表现在焊缝波纹不美观,且不光亮;焊缝弯曲不直,宽窄不一,接头太多;焊缝中心突起,两边平坦或凹陷;焊缝满溢等。1. 产生原因⑴焊接规范选择不当;⑵焊枪角度不正确;⑶焊工操作不熟练;⑷导电嘴孔径太大;⑸焊接电弧没有严格对准坡口中心;⑹焊丝、焊件 ...
回复(1) | 点击(1394)| 发表于 2009-01-04 15:15:46

2.4稀土助染可减少染料用量 由于稀土助染时可使染料的上染率增加,提高了染料的利用率,因此,稀土助染后,其染色成革的色泽会有不同程度的加深,从而可不同程度地减少染料用量。本研究在稀土用量0.4%-0.6%范围内,对从2.0%—1.4%之间的染料用量进行了试验,测定了上染率及比较成革外观的色泽。 当稀土用量为0.5%,染料用量为1.8%(染料用量减少10%),其上染率为88 ...
回复(1) | 点击(3427)| 发表于 2009-01-04 15:10:22

稀土在皮革生产中的应用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从对三价铈硫酸盐的鞣性研究开始,此后,德国和法国的科研人员对稀土氯化物、硝酸盐和醋酸盐的鞣性也做了探索性研究。近年来,国内对稀土的鞣性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认为稀土单独用于鞣革尚不成熟,但可与铬、铝、锆等进行结合鞣,其效果较好。对稀土在皮革染色过程中的应用研究系国内首创,20世纪80年代,北京、烟台、江苏等地的制革厂曾对稀土在皮革染色中的应用做 ...
回复(1) | 点击(3427)| 发表于 2009-01-04 15: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