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ng80的博客空间

全部贴列表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研究人员报告说,一种可在全身发现并与抑郁症相关的IDO酶,实际上对慢性炎症引发抑郁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刚刚发表在《免疫学》杂志网络版上的此项研究第一次明确了IDO(吲哚胺2,3-双加氧酶)就是某些慢性炎症引发抑郁症的分子开关。 几十年来,医生们早就了解患有冠心病、类风湿关节炎等慢性炎症的病人要比其他人更易得抑郁症。某些用于治疗丙型肝炎和恶性黑色素瘤的药物,如α—干扰素, ...
回复(0) | 点击(1423)| 发表于 2009-04-07 14:02:30

很多人以为脸红是酒精导致的,其实是乙醛引起的。乙醛具有让毛细血管扩张的功能,而脸部毛细血管的扩张才是脸红的原因。所以喝酒脸红的人意味着能迅速将乙醇转化成乙醛,也就是说有他们有高效的乙醇脱氢酶 (alcohol dehydrogenase)。 不过我们不能忘了还有一种酶,乙醛脱氢酶(aldehyde dehydrogenase)。喝酒脸红的人是只有前一个酶没有后一个酶,所以体内迅速累积乙醛而迟迟不 ...
回复(10) | 点击(2568)| 发表于 2009-03-25 09:43:03

喝酒比较厉害的人,这些人往往越喝脸越白,到一个点突然不行了,烂醉如泥。那是因为这样的人高活性的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均没有,主要靠肝脏里的P450慢慢氧化(因为P450是特异性比较低的一群氧化酶)。那么,这样的人为什么会给人很能喝酒的感觉呢?那时因为他们靠体液来稀释酒精,个头越大感觉越能喝酒。在正常情况下,酒精浓度要超过0.1%他们才会昏迷,对大多数南方人来说是半斤白酒,而北方人由于体型大,可以 ...
回复(10) | 点击(2568)| 发表于 2009-03-25 09:43:03

如果一个人即有高活性的乙醇脱氢酶又有高活性的乙醛脱氢酶会怎样呢?他/她就是传说中的酒篓子。如何判断他/她是不是酒篓子呢?看是不是大量出汗。因为如果两个酶都高活性,酒精迅速变成乙酸进入TCA循环而发热,所以大量发热而出汗。碰到这样的人你只能自认倒霉,就是十个八个正常人也斗不过他。好在这样的人不多,大概10万分之一左右吧。 ...
回复(10) | 点击(2568)| 发表于 2009-03-25 09:43:03

表观遗传标记的迷人不仅在于它们的影响,还在于它们是如何在第一个地方被创立的。譬如,要将一个甲基族的顶端放在DNA上,一簇蛋白质就必须被导引到正确的位置。事实上,它们必须由一个能找到它们的RNA分子将他们导引到那里。 这些RNA“导游”,就像核糖体中的RNA分子一样,并不适用于传统的基因概念。这些RNA分子并不引发蛋白质的产生,而是立即开始在细胞内着手自己的工作。在过去的十年里,科学家们发 ...
回复(0) | 点击(700)| 发表于 2009-02-01 09:25:56

研究结果表明,基因组还以另一种方式被组织起来,这种方式给人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即重要的基因是怎样遗传的。我们的DNA上镶嵌着数以百万计的蛋白质和其他分子,他们决定着哪些基因能产生副本,哪些则不能。新细胞继承了这些分子和DNA,换句话说,遗传可流经第二个通道。 第二通道的最突出的粒子就是一种叫做柳穿鱼的普通花卉。大多数柳穿鱼植物以镜面对称的方式长有白色花瓣,但是,某些柳穿鱼则长有黄色的五角星 ...
回复(0) | 点击(538)| 发表于 2009-02-01 09:25:01

基因组中的外来客 然而,基因组中的许多多余物并非来自死亡的基因,而是来自入侵的病毒。病毒反复地感染人类的远祖,并将其DNA添加到代代相传的遗传物质中。这些病毒一旦侵入人类基因组,它们有时就会制作自身的新副本,这些副本则被粘贴到基因组的其他位置。经过许多代以后,它们发生变异,然后就会失去移动的能力。豪斯勒说:“我们的基因组里充斥着这些小病 ...
回复(3) | 点击(871)| 发表于 2009-02-01 09:22:19

宋雅普若哈斯卡是德国莱比锡大学的一名生物信息学家。她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收集、整理和分析有关基因的信息上。她的工作一刻也离不开基因,因此,她戏称自己被基因“绑架”了。2008年夏天,普若哈斯卡决定要尝试度过一个每天不用再将“基因”时刻挂在嘴边的暑期。但是,令普若哈斯卡失望的是,这样的尝试根本无法实现,因为关于DNA的新一轮大规模研究引发了她和她的同事对基因本来性质的重新思考。 ...
回复(3) | 点击(871)| 发表于 2009-02-01 09:22:19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获悉,由该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培育的淀粉改良的转基因木薯田间试验获得成功。 试验田收获的新型木薯,证明通过转基因技术可以改变木薯的淀粉品质,这将拓宽我国木薯育种潜力和应用前景。 近年来,随着燃料乙醇、变性淀粉、食品、化工、纺织等下游行业的发展,国内外对木薯的需求逐年增长。但依靠传统育种来改变淀粉品质,耗时长,需要大量人力物力,难以满足淀粉加 ...
回复(0) | 点击(507)| 发表于 2008-11-04 11:16:00

DNA序列会降解的,放到载体中菌种可以保存的时间要长一些,提取的质粒也会降解。
回复(3) | 点击(2549)| 发表于 2008-08-28 16:03:25